【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谁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命题,源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他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的智者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以相对主义和怀疑论思想著称。这句话体现了他关于人类感知与现实关系的观点,对后世哲学、政治乃至现代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出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他认为,人的感觉和判断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句话强调了主观经验在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智者学派对传统宗教和道德观念的挑战。
该观点在当时具有强烈的反传统意味,因为它否定了绝对真理的存在,主张真理是相对的,依赖于个体的感知和判断。这种思想在后来的哲学发展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命题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出处 | 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 |
时间 | 公元前5世纪 |
学派 | 智者学派(Sophists) |
含义 | 人的感知和判断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
哲学立场 | 相对主义、怀疑论 |
影响 | 对后世哲学、政治、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
争议点 | 否定绝对真理,强调主观性 |
三、补充说明
虽然“人是万物的尺度”常被引用为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但据考证,这句话更准确的原文是:“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of the things that are, that they are, and of the things that are not, that they are not.” 这句话出现在柏拉图的对话《普罗泰戈拉篇》中,由苏格拉底转述。
尽管如此,普罗泰戈拉作为这一思想的倡导者,仍然被认为是这句话的真正提出者。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哲学思潮,也为后来的民主理念和人文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的来源、含义及其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