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欧阳修原文翻译及赏析】《采桑子》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属于《采桑子》词牌名下的作品之一。该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与闲适的生活情趣,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一、原文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
狼藉残红,
水殿云廊,
懒向东风怨未工。
多情多病身,
多情多病身,
不似少年时。
二、翻译
译文:
在百花凋谢之后,西湖的景色依然美好,
花瓣零落满地,
水边的楼阁和长廊依旧美丽,
我懒得去埋怨春风没有尽善尽美。
我多情又多病,
我多情又多病,
已不像年轻时那样意气风发了。
三、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西湖春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青春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词中“群芳过后”点明季节变化,“狼藉残红”描绘出花落的凄美景象,而“懒向东风怨未工”则透露出一种淡然与无奈的情感。
后两句“多情多病身,不似少年时”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年华易逝的感伤。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欧阳修词作中常见的婉约风格。
四、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词名 | 《采桑子》 |
作者 | 欧阳修 |
体裁 | 词(《采桑子》词牌) |
创作背景 | 春日西湖,群芳凋谢后仍见美景 |
主题思想 | 对春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
艺术特色 | 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
关键句子 | “多情多病身,不似少年时” |
情感基调 | 淡然、感伤、略带惆怅 |
五、结语
《采桑子》虽篇幅短小,却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欧阳修词作中的代表之作。它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也流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