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既望是什么意思

2025-08-02 17:22:12

问题描述: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既望是什么意思,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17:22:12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既望是什么意思】在古文阅读中,“既望”是一个常见的时间表达,尤其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出现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这句话中的“既望”是古代对月亮的一种描述,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以下是对“既望”的详细解释。

一、

“既望”是古代用来表示农历每月十六日的术语,源自对月相的观察。“望”指的是农历十五日,月亮最圆的时候;而“既望”则表示“过了望日”,即农历十六日。因此,“既望”并非指月亮变小或消失,而是表示一个时间点,即月亮在望之后的第二天。

在《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指的是公元1082年秋天,农历七月十六日。这一日期不仅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暗含了作者当时的心境与情感。

二、表格展示

词语 含义 出处 说明
既望 农历十六日 《赤壁赋》 “望”为十五日,故“既望”为“望后一日”
壬戌 年份干支 《赤壁赋》 壬戌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
七月 农历月份 《赤壁赋》 表示时间,非公历七月
既望是什么意思 表示农历十六日 多用于古文 常见于文学作品中,体现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

三、延伸理解

“既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日期标记,它还承载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审美。在古文中,“既望”往往与“望”相对,形成一种时间上的对比,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意境美。

此外,了解“既望”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时间表达方式,尤其是对于学习古文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词汇能够提升阅读能力与文化素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既望”虽简短,却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理解古代文学与历史的重要线索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