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艾同焚是什么意思】“兰艾同焚”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用来比喻好人和坏人被一并毁灭或遭受不幸,常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善恶不分、无辜受害的无奈与悲哀。
一、
“兰艾同焚”字面意思是“兰花和艾草一起被烧毁”,其中“兰”象征高洁、美好之人,“艾”则代表普通或低劣之物。成语整体寓意是:在某种灾难或不幸中,无论善恶都被一同毁灭,无法区分,令人惋惜。
该成语多用于形容社会动荡、战乱或重大变故中,好人与坏人同样受到牵连,甚至被误伤的悲惨局面。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兰艾同焚 |
拼音 | lán ài tóng fén |
出处 | 《左传》等古代文献中常见类似表达,后逐渐演变为固定成语 |
字面意思 | 兰花和艾草一同被焚烧 |
比喻意义 | 善恶不分,好人与坏人一同受害 |
使用场景 | 描述社会动荡、战乱、灾难中无辜者受难的情景 |
同义词 | 有冤无处申、玉石俱焚 |
反义词 | 区分善恶、明辨是非 |
示例句子 | 在那场大火中,兰艾同焚,许多无辜百姓也失去了生命。 |
三、延伸理解
“兰艾同焚”不仅是对事件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反思。它提醒人们,在面对灾难时,应尽量保护善良与无辜,避免因混乱而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时,这一成语也常被用在文学作品中,以增强情感表达和主题深度。
通过了解“兰艾同焚”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