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

2025-08-06 22:43:52

问题描述: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6 22:43:52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其侄子韩老成(字十二郎)所写的祭文,情感真挚、语言悲怆,是中国古代散文中极具代表性的抒情散文之一。此文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亡侄深切的哀思,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亲情难续的深刻感悟。

一、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在得知侄子韩老成去世后,怀着极大的悲痛写下的悼念文章。文章以回忆与现实交织的方式,讲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韩愈对人生、命运的感慨。文中语言质朴而感人,情感真挚,被誉为“祭文之绝唱”。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开头部分:叙述得知噩耗时的震惊与悲痛。

2. 中间部分:回忆与十二郎从小相伴的经历,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

3. 结尾部分:表达对生命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听说你去世已经七天了,才能含着悲痛表达诚意,派建中远道送来时令食品作为祭奠,向你这位十二郎的灵柩致意。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共勉于学,每念昔人,自谓可至于斯。 唉!我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长大后不知道父亲的样子,只依靠哥哥和嫂子。中年时,哥哥死在南方,我和你一起努力学习,每每想到古人,自认为可以达到那样的境界。
吾年二十有五,始来京城,其后四年,又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便祭而归,又与汝别。 我二十五岁才来到京城,之后四年,又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祭拜后回来,又和你分别。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弟惟吾。 我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逝。继承祖先香火的,只有你这个孙子,只有我这个弟弟。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相隔千里,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我们年纪都小,以为虽然相隔千里,终究会长久在一起。所以离开你到京城谋生,以求得一点俸禄。
吾今以此书,托付汝之子,愿汝之子,知吾心,勿忘吾言。 我现在写下这封信,托付给你儿子,希望你的儿子明白我的心意,不要忘记我的话。
呜呼!汝之子幼而贤,吾不知其母之存否。呜呼哀哉!吾与汝俱少年,未尝一日相离也。 唉!你的儿子年幼而有德,我不知道他母亲是否还活着。唉,多么悲哀啊!我和你年纪相仿,从未有一天分开过。

三、文章特点总结

特点 内容说明
情感真挚 全文充满对亡侄的深切怀念与悲痛,情感动人。
语言朴素 用词简洁,不事雕琢,却感人至深。
结构清晰 从回忆到现实,层层递进,逻辑分明。
人生感慨 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亲情难续的深刻思考。
古文典范 被誉为“祭文之绝唱”,是古文写作的典范之作。

四、结语

《祭十二郎文》不仅是一篇悼念文章,更是一篇关于亲情、人生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它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韩愈对亲人的深情厚谊,也能体会到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