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故事和含义简短】“完璧归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成语故事之一,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智慧与勇气,还体现了诚信与国家尊严的重要性。
一、故事简介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和氏璧。秦王听说后,提出要用15座城池来换取这块玉。赵国权衡之后,决定派蔺相如前往秦国交涉。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发现秦王并不打算真的用城换玉。他机智地以死相逼,迫使秦王不得不答应交换。最后,蔺相如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和氏璧送回赵国,成功保住了国家的珍宝,也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二、故事含义
“完璧归赵”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原主,常用来形容做事讲信用、守原则,不贪图利益,也不轻易妥协。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故事来源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主要人物 | 蔺相如、秦王、赵王 |
故事背景 | 战国时期,赵国得和氏璧,秦王欲以城换玉 |
故事核心 | 蔺相如凭借智慧与勇气,成功将和氏璧带回赵国 |
成语含义 | 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原主 |
现代应用 | 形容诚信、守信、不贪图利益的行为 |
文化意义 | 展现了古代士人的智慧与气节,强调国家尊严与个人操守 |
通过“完璧归赵”的故事,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个历史典故,更从中学习到做人做事应讲求诚信、勇敢担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