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脩怎么读】“束脩”是一个较为文言的词语,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在现代汉语中,它并不常用,但了解其含义和读音仍有一定意义。
一、
“束脩”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其中“束”意为“成捆的”,“脩”原指干肉,后引申为礼物或礼金。因此,“束脩”通常指的是古代学生向老师赠送的礼物,如束帛、干肉等,表示尊敬和感谢。在古代,这是一种尊师重道的表现形式。
“束脩”的拼音是 shù xiū,其中“束”读作 shù(第四声),意思是“捆绑”;“脩”读作 xiū(第一声),本义为干肉,引申为礼物。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注音 | 含义 | 出处/用法 | 示例 |
束脩 | shù xiū | ㄕㄨˋ ㄒㄧㄡ | 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如干肉、布帛等 | 多见于古代典籍、文学作品 | “弟子束脩以奉师。” |
三、补充说明
“束脩”虽然不常用于现代口语,但在一些古文阅读或传统文化学习中仍会遇到。理解这个词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古代礼仪文化。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脩”字在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多数情况下作为“修”的异体字出现,但其本义与“干肉”相关,不可混淆。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束脩”的读音、含义及使用背景。对于学习古文或研究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掌握的基础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