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的意思是什么】“旷日持久”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种事情持续时间很长,进展缓慢。它多用于形容战争、谈判、工程、诉讼等需要长时间进行的活动。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旷日 | 耽误时日,拖延时间 |
持久 | 长时间持续 |
整体含义:
“旷日持久”指事情拖延了很久,没有迅速完成或结束,强调时间的漫长和过程的冗长。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今虽有十日之期,而事旷日持久。”
-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
- 近义词: 拖延时间、久拖不决、历时长久
- 反义词: 速战速决、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战争 | 这场战争旷日持久,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工程 | 由于各种原因,这个项目已经旷日持久地拖延下去了。 |
法律案件 | 他的案件因为证据不足,一直旷日持久地悬而未决。 |
商务谈判 | 双方经过数月的商讨,最终达成协议,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 |
四、总结
“旷日持久”是一个表达时间长久、过程缓慢的成语,适用于多种情境,尤其是涉及长期事务或复杂问题时。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口语中过度使用,以免显得生硬或不够自然。
通过了解其含义、出处和使用方式,可以更准确地在写作或交流中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