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写怀岳飞古诗主旨】《满江红·写怀》是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岳飞所作的一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岳飞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全词情感激昂,气势磅礴,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
《满江红·写怀》通过描绘山河破碎、国难当头的现实,抒发了作者对敌人的仇恨与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词中“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一句,直指北宋灭亡之痛,表现出岳飞对国仇家恨的深沉感慨。同时,“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则展现出他誓死抗敌的决心与豪情。
整首词语言简练有力,感情真挚强烈,既有个人情感的倾诉,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充分体现了岳飞作为一位军事将领和文人相结合的复杂形象。
二、主旨分析表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 |
作品名称 | 《满江红·写怀》 |
创作背景 | 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安一隅,岳飞在抗金前线写下此词 |
主要情感 | 愤怒、悲壮、忠诚、爱国 |
核心主题 | 抗金救国、收复河山、报国无门、壮志未酬 |
表达方式 |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比喻象征 |
艺术特色 | 气势恢宏、语言凝练、情感激烈 |
历史意义 |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激励后人爱国热情 |
文化影响 | 被广泛传诵,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 |
三、结语
《满江红·写怀》不仅是岳飞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更是整个时代背景下士人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超越了个人命运的局限,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思想上,这首词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