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凤雏是什么意思】“伏龙凤雏”是一个源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用来形容两位杰出的人物。在历史上,“伏龙”指的是诸葛亮,“凤雏”指的是庞统。这两个人都是三国时期非常有才华的谋士,因此被后人称为“伏龙凤雏”。
一、
“伏龙凤雏”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句为:“亮曰:‘……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而庞统者,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惟颍川司马徽雅奇之,谓之‘凤雏’。” 后来,人们将诸葛亮和庞统并称为“伏龙凤雏”,象征他们才智出众,是难得的人才。
“伏龙”意指隐藏的龙,寓意诸葛亮隐居隆中,等待时机;“凤雏”则指幼小的凤凰,象征庞统虽年轻却才华横溢,终将成为大器。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伏龙(诸葛亮) | 凤雏(庞统) |
姓名 | 诸葛亮 | 庞统 |
字 | 孔明 | 士元 |
籍贯 | 琅琊阳都(今山东) | 襄阳(今湖北) |
身份 | 蜀汉丞相 | 蜀汉军师 |
才华 | 智谋超群,治国理政能力强 | 军事才能突出,谋略过人 |
特点 | 隐居待时,忠诚辅主 | 年轻有为,性格豪放 |
命运 |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鞠躬尽瘁 | 助刘备取西川,早逝 |
后世评价 | “卧龙”“智圣” | “凤雏”“儒将” |
三、结语
“伏龙凤雏”不仅是对诸葛亮与庞统的赞誉,也象征着古代对人才的尊重与推崇。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贤才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在关键时刻展现非凡的才能。这一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那些隐藏实力、最终成就非凡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