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杜牧的《清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诗中描绘了清明时节的雨景与行人的心情,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寂与迷茫。
一、诗歌原文: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
《清明》通过描写清明节时细雨绵绵、行人落魄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诗中“欲断魂”一句,深刻表达了行人在异乡的惆怅与思乡之情。“借问酒家何处有”则表现出诗人试图寻找慰藉的心理状态,而“牧童遥指杏花村”则带来一丝希望与安慰,但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的无奈与人生的漂泊感。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情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三、表格展示:
诗句 | 字面意思 | 情感表达 | 作者心情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清明节时下着细雨 | 环境阴冷,气氛压抑 | 孤独、哀伤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行人神情恍惚,像要断气 | 感叹人生无常,情绪低落 | 思念、迷茫 |
借问酒家何处有 | 询问哪里有酒喝 | 寻找心灵寄托 | 苦闷、寻求慰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 小孩指着远处的村庄 | 带来一点希望,但仍有距离感 | 希望与失落并存 |
四、结语:
杜牧的《清明》虽然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厚的情感。它不仅仅是对清明时节的写实,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出对人生、故乡和情感的复杂感受,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