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阿旁宫赋原文翻译

2025-07-05 18:40:43

问题描述:

阿旁宫赋原文翻译,急!求解答,求不敷衍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5 18:40:43

阿旁宫赋原文翻译】《阿旁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代表作之一,以华丽的语言描绘了秦朝阿房宫的壮丽景象,并借古讽今,批评秦朝统治者的奢靡与暴政,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阿旁宫赋》原文的逐段翻译及总结。

一、原文翻译

原文 翻译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六国灭亡,天下统一;蜀地的山林被砍伐殆尽,阿房宫才得以建成。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秦始皇)掠夺百姓的财物,堆积如山;一旦无法拥有,就将这些财物运送到阿房宫中。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让支撑屋梁的柱子,比田间耕种的农夫还要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布的女子还要多。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钉头闪闪发光,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瓦片缝隙参差不齐,比身上穿的丝线还多。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直的栏杆和横的门槛,比九州城郭还要多;管弦乐器的声音,比市场上的人声还要多。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让天下的百姓,只能愤怒而不敢说话。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秦始皇独断专行的心,一天比一天更加骄横顽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守边的士兵呐喊,函谷关被攻破;楚人一把火,阿房宫化为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消灭秦朝的是秦朝自己,不是天下百姓。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为什么夺取百姓的财物时连一丝一毫都不放过,而使用起来却像泥土一样浪费?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如果秦朝能像爱护六国人民一样对待他们,那么传到三代以后还可以做皇帝,谁又能将它灭族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也后悔没有跟随他们一起游览,未能尽情享受那里的乐趣。

二、

《阿旁宫赋》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奢华建筑和秦朝统治者的暴政,揭示了“骄奢必败”的历史规律。文章语言华丽,结构严谨,情感深沉,既有对秦朝强盛的赞叹,也有对其衰亡的反思。作者借古讽今,警示后人应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三、关键要点总结表

内容要点 说明
作者 杜牧(唐代)
体裁
主旨 借古讽今,批判秦朝暴政
结构 描写→对比→议论→感慨
语言风格 华丽铺陈,排比对仗
历史背景 秦朝统一六国后修建阿房宫
核心观点 “灭六国者,六国也;族秦者,秦也”
现实意义 提醒统治者应爱民、节俭,避免骄奢

结语:

《阿旁宫赋》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哲理的散文。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尊重历史、珍惜当下、善待百姓,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