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婆婆
在村头的小河边,住着一位慈祥的老人,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虾婆婆”。她年近七十,满头银发,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但那双眼睛却总是透着温暖和笑意。虾婆婆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用竹篓捞河里的小虾,这是她几十年来的生活习惯。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虾婆婆就提着一只旧竹篓出门了。她沿着熟悉的小路走到河边,蹲下身子,将双手伸入清凉的河水里。她的动作娴熟而轻柔,像抚摸一件珍宝一样对待这些小生命。不一会儿,竹篓便装满了活蹦乱跳的小虾。这些虾虽不起眼,却是村里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除了捞虾,虾婆婆还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每到傍晚,村里的孩子都会围坐在她身边,听她讲那些关于小虾的趣事。“从前啊,有一只调皮的小虾……”她绘声绘色地说着,孩子们听得入迷,笑声此起彼伏。有时,她还会教孩子们如何制作简单的鱼钩,教他们怎样耐心等待鱼儿上钩。在虾婆婆的影响下,村里的孩子渐渐学会了珍惜自然,懂得与动物和平相处。
后来,因为身体原因,虾婆婆不能再亲自去河边捞虾了,但她依然坚持为乡亲们准备虾酱。她把新鲜的小虾晒干后捣碎,加入盐巴腌制,制成香喷喷的虾酱。这味道承载着整个村子的记忆,也寄托着虾婆婆对生活的热爱。
虾婆婆虽然普通,却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她就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无声无息,却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