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窝
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辆老旧的拖拉机静静地停在那里,像是一个疲惫的旅人找到了归宿。它的轮胎陷在泥土里,车身沾满了斑驳的泥点,仿佛岁月的痕迹被刻进了它的每一寸金属表面。这辆拖拉机已经陪伴了主人多年,从春耕到秋收,它不知翻过多少田地,也承载了多少汗水与希望。
然而,今天它终于“趴窝”了。发动机不再轰鸣,方向盘失去了力量,就连那熟悉的铁皮碰撞声也消失了。主人蹲在一旁,用手摸着冰冷的机器外壳,眼神中既有无奈也有几分不舍。他叹了口气:“老伙计啊,你累了,该歇歇了。”
周围的田野依旧生机勃勃,风吹过稻穗发出沙沙的声音,远处传来孩子们嬉戏的笑声。但在这片热闹之中,拖拉机却显得格外安静。或许它并不孤独,因为土地记得它的付出,庄稼感激它的辛劳,而主人更不会忘记它曾经的贡献。
“明天找人修修吧。”主人自言自语道。他知道,这台拖拉机虽然老了,但它还有余热可以散发;即使最终退休,它依然是那段日子最忠实的见证者。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拖拉机身上,为它镀上一层温暖的光辉。它似乎也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就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在暮色中回忆过往的点滴。
或许,这就是“趴窝”的意义——它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