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东汉末年的重要人物,活跃于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他出生于陇西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早年曾担任过州从事、河东太守等官职。董卓因勇猛善战而闻名,尤其在镇压黄巾起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后,董卓率军进入洛阳,控制了朝政,并废掉了少帝刘辩,扶持陈留王刘协即位,即后来的汉献帝。董卓独揽大权,其残暴行为引起了朝臣和百姓的强烈不满。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董卓甚至不惜杀害反对他的官员,使得朝廷内部矛盾激化。
董卓的行为最终引发了关东诸侯的联合反抗。公元191年,袁绍等诸侯组成联军讨伐董卓,董卓被迫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然而,随着局势的恶化,董卓的部将吕布背叛了他,在公元192年的一次宫廷政变中,董卓被杀,结束了他短暂但充满争议的政治生涯。
董卓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被描绘成一个典型的乱世枭雄,其行为也成为了后世评价东汉末年政治动荡的一个重要参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