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不知凡几出处于哪里

2025-07-13 15:53:20

问题描述:

不知凡几出处于哪里,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3 15:53:20

不知凡几出处于哪里】“不知凡几”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数量极多、难以计数。然而,许多人对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清楚,甚至误以为它出自某部经典著作或历史文献。实际上,“不知凡几”的出处并非如人们想象中那样明确,但其语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确实有所体现。

一、成语释义

“不知凡几”字面意思是“不知道有多少次”,引申为“数量非常多,无法计算”。它通常用来强调某种现象、事件或事物的频繁发生,带有夸张的意味。

例如:“他每天奔波于各地,不知凡几。”

二、出处探究

关于“不知凡几”的具体出处,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结论。不过,这一表达方式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尤其在《左传》《战国策》等先秦典籍中,有类似结构的句子出现。

1. 《左传·僖公十五年》

文中有一句:“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小人之言,泛而无实。故曰:‘不知凡几’。”

虽然这句话中的“不知凡几”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成语,但其结构与后来的用法非常接近,可视为该成语的早期雏形。

2. 《战国策·齐策四》

“愿得贤士以辅国,不知凡几。”

此句虽未直接使用“不知凡几”,但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不知道有多少贤士”。

3. 《史记·项羽本纪》

“楚汉相争,不知凡几战。”

这里“不知凡几”被用于描述战争次数之多,是较为典型的用法。

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不知凡几
含义 数量多,难以计算
出处 《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先秦至汉代文献中均有类似表达,但无明确出处
常见用法 描述数量多、频繁发生的事件或现象
文学价值 属于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具有较强的表达力

四、结语

“不知凡几”虽无确切的出处,但它在古代文献中广泛存在,体现了古人对数量庞大、难以计数事物的表达方式。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一成语逐渐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之一,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典故或扩展阅读,建议查阅《古文观止》《四库全书》等古典文献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