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从哪年开始到哪年结束】“扶贫攻坚”是我国在特定历史阶段为解决贫困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行动。它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步骤。了解扶贫攻坚的起止时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在减贫方面的努力与成果。
一、扶贫攻坚的起止时间
根据官方资料和相关政策文件,“扶贫攻坚”这一战略行动主要集中在2013年至2020年期间。这一阶段是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旨在通过系统性、大规模的帮扶措施,实现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
二、扶贫攻坚的主要背景与意义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农村地区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特别是在中西部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地区。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党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扶贫攻坚的核心任务是: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三、扶贫攻坚的时间节点总结(表格)
时间段 | 事件或政策 | 内容简述 |
2013年 | 贫困识别启动 | 开始对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
2014年 | 精准扶贫政策全面推行 | 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强调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 |
2015年 | 扶贫攻坚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 全国范围开展驻村帮扶、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元化举措 |
2016-2019年 | 扶贫攻坚持续推进 | 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扶持、医疗保障等 |
2020年 |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 按照中央部署,全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
四、扶贫攻坚的成果与影响
经过七年的努力,我国在扶贫攻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 改善民生福祉: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 推动乡村振兴:扶贫成果为后续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五、结语
扶贫攻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从2013年到2020年,这场攻坚战不仅改变了无数家庭的命运,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和全社会参与,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减贫道路,为世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