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新表现】在当前的行政管理和基层治理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削弱了政策落实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识别和整治这些问题,现将常见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新表现”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理解和对照。
一、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脱离实际、忽视群众利益的不良作风,主要表现为重形式轻实效、重程序轻结果、重汇报轻落实等。这些现象不仅浪费资源,还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和群众不满。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 会议过多、文件过滥: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缺乏实际操作性。
2. 检查考核流于形式:重痕迹管理,轻实际成效,考核标准不科学。
3. 推诿扯皮、责任不清:部门之间相互推责,缺乏协作意识。
4. 调研走马观花、不接地气:调研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
5. 懒政怠政、不作为:对工作敷衍塞责,缺乏担当精神。
6. 过度留痕、注重表面:强调材料、台账、照片等,忽视实际成果。
7. 搞“一刀切”、机械执行政策:不顾实际情况,照搬照抄上级要求。
8. 服务态度差、群众办事难:机关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9. 文山会海、效率低下:大量时间消耗在形式上,影响工作效率。
10. 脱离群众、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与群众的沟通,高高在上、脱离实际。
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新表现(表格)
序号 | 表现类型 | 具体表现 | 影响 |
1 | 会议过多 | 频繁召开无实质内容的会议,会议时间长、效率低 | 耗费人力物力,降低工作效率 |
2 | 文件过滥 | 印发大量重复、无意义的文件,缺乏针对性 | 混淆重点,造成执行困难 |
3 | 检查考核流于形式 | 重资料、轻实效,考核标准模糊 | 导致干部应付检查,忽视实际工作 |
4 | 推诿扯皮 | 部门间互相推脱责任,缺乏协同配合 | 工作推进缓慢,影响整体进度 |
5 | 调研走过场 | 调研只听汇报、看材料,不深入基层 | 无法掌握真实情况,影响决策质量 |
6 | 懒政怠政 | 对工作敷衍塞责,缺乏主动性 | 工作停滞,群众满意度下降 |
7 | 过度留痕 | 强调材料、台账、照片等外在表现 | 忽视实际成效,增加基层负担 |
8 | 机械执行政策 | 不结合本地实际,照搬上级规定 | 政策落实效果差,引发群众不满 |
9 | 文山会海 | 会议多、文件多,占用大量时间 | 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实际工作 |
10 | 官本位思想 | 缺乏群众观念,高高在上 | 群众信任度下降,干群关系紧张 |
三、结语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是当前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必须正视并解决的问题。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问责,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才能真正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目标。各级领导干部应以此为戒,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