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峰去天不盈尺】“连峰去天不盈尺”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蜀道之险峻,山峰高耸入云,几乎触碰到天空,令人望而生畏。下面将从诗句出处、意境分析、文学价值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连峰去天不盈尺”是《蜀道难》中的经典句子之一,展现了蜀道的险要与壮丽。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写山峰之高,几乎伸手可及天际,强调了蜀道的艰难与自然环境的雄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蜀地山川的敬畏之情。
该句在全诗中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为后文进一步描写蜀道的险峻和行路的艰难做了铺垫。其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二、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唐代李白《蜀道难》 |
诗句原文 | 连峰去天不盈尺 |
字面意思 | 山峰高耸,距离天空不足一尺,形容极高 |
修辞手法 | 夸张、比喻 |
意境分析 | 描绘蜀道山势险峻,展现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 |
文学价值 | 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表达,体现李白豪放不羁的诗风 |
作用 | 渲染蜀道之险,为后文铺垫情绪氛围 |
现实意义 | 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隐含对人生道路艰险的感慨 |
三、结语
“连峰去天不盈尺”不仅是《蜀道难》中的名句,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描写自然景观的佳句。它不仅展示了蜀道的险峻,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力。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蜀道的艰难,也能体会到李白诗歌中那种豪迈与浪漫交织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