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南乡子》是词牌名,历史上有多位文人以此为题创作诗词。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李珣的《南乡子·登临送目》,以及辛弃疾、王安石等人的作品。本文以李珣的《南乡子·登临送目》为例,进行原文、翻译与赏析,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原文
南乡子·登临送目
(唐)李珣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二、翻译
登上高楼远望,正是故都南京的深秋时节,天色刚刚转凉。
千里长江如白练般清澈,青翠的山峰层层叠叠。
归来的船只和离去的船桨在夕阳中摇曳,背对着西风,酒旗在风中飘扬。
彩绘的船只映着淡淡的云霞,银河上白鹭飞起,这幅画面难以用画笔描绘。
回想过去,繁华竞相追逐,令人感叹昔日的兴亡更替。
历代英雄登高怀古,面对此景只能空自叹息荣辱得失。
六朝的往事已随流水而去,只有寒烟和枯草依旧苍绿。
直到今天,歌女们还在不时地唱着《后庭花》这首亡国之音。
三、赏析
这首《南乡子》通过描绘金陵秋景,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词中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对六朝覆灭的沉痛反思。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清丽而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词作的典型风格。
全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写景,又有抒情,还有议论,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怀古之作。
四、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南乡子 |
作者 | 李珣(唐代) |
创作背景 | 唐代,描写金陵(今南京)秋景,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
主题 | 怀古伤今,感慨历史变迁,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意象 | 江水、翠峰、归帆、酒旗、星河、白鹭、寒烟、衰草等 |
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对比反衬 |
语言风格 | 清丽典雅,富有画面感 |
艺术特色 |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深沉,意境开阔 |
历史意义 | 是唐代怀古词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
结语:
《南乡子·登临送目》不仅是一首描绘秋景的佳作,更是一首寄托历史情怀的怀古之作。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注,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