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狐假虎威”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常用来比喻借助他人的势力或权威来吓唬人、欺压他人。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刻,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
一、成语释义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
原文: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虎不知兽畏己而畏狐也。
字面意思:狐狸借老虎的威势来吓唬其他动物。
引申意义: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别人,或者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壮自己的胆子。
二、成语故事简述
相传在古代,有一只狐狸遇到一只老虎。狐狸为了保命,谎称自己是天帝派来管理百兽的,老虎信以为真,不敢吃它。后来,狐狸带着老虎一起走,其他动物看到老虎都吓得逃跑,狐狸便趁机炫耀自己的“权威”。其实,真正让动物害怕的是老虎,而不是狐狸。
三、成语用法与例句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示借助他人势力 | 他不过是狐假虎威,靠上司的面子才得以升职。 |
比喻倚仗权势欺压人 | 这些小人只会狐假虎威,根本没有真本事。 |
描述表面强硬实则虚张声势 | 他虽然说话大声,但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 |
四、成语启示
“狐假虎威”告诉我们:
- 真正的实力比虚假的威风更重要。
- 借助他人力量时,要清楚自己的位置,不能迷失自我。
- 虚张声势终将被识破,唯有实力才能长久。
五、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狐假虎威 |
出处 | 《战国策·楚策一》 |
字面意思 | 狐狸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 |
引申意义 | 借助他人势力欺压人,或虚张声势 |
使用场景 | 表示依靠他人势力、虚张声势等 |
启示 | 实力才是根本,虚势终会败露 |
通过了解“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寓意,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运用它,避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