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幅千里出处于哪里】一、
“尺幅千里”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幅画或一篇文章虽篇幅短小,却能展现出广阔的空间和深远的意境。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后被广泛用于文学和艺术评论中,强调作品虽小而内容丰富、意境深远。
在实际应用中,“尺幅千里”不仅用于书画艺术,也常用来比喻文章、演讲等表达形式虽简洁,但内涵深刻、寓意深远。了解其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欣赏艺术时更好地把握其文化内涵。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尺幅千里 |
出处 |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具体出处尚有争议) |
含义 | 形容作品虽篇幅短小,却能展现广阔的意境或深远的内容。 |
应用领域 | 文学、绘画、艺术评论等 |
近义词 | 小中见大、以少胜多、言简意赅 |
反义词 | 空洞无物、冗长拖沓、辞不达意 |
使用场景 | 描述艺术作品的精妙、文章的简洁有力、演讲的生动形象等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国传统艺术中“含蓄”与“意境”的审美追求 |
三、补充说明
虽然“尺幅千里”常被认为是王维诗中的用语,但目前并无确切文献记载其最早出处。因此,这一说法更多是后人对王维艺术风格的一种概括和延伸。无论出处如何,该成语已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体现了对“简约之美”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