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本加厉是什么意思】“变本加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现象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严重、更加强烈。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某些人或事物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变得更加恶劣或难以控制。
一、
“变本加厉”原意是“比原来更加厉害”,后来引申为事情恶化得更严重。它通常带有负面色彩,用于描述不良行为、态度或情况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剧,甚至超出正常范围。
例如:一个人原本只是迟到一次,但后来越来越频繁,这就是“变本加厉”。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尤其在评论社会现象、个人行为或政策效果时使用较多。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变本加厉 |
拼音 | biàn běn jiā lì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流至于暴政,变本加厉。” |
释义 | 比原来更加厉害;指事情变得更严重或更糟糕。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负面行为或现象的恶化。 |
近义词 | 越来越严重、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
反义词 | 逐渐好转、趋于缓和、有所改善 |
例句 | 他不仅没有改正错误,反而变本加厉,最终被公司开除。 |
使用场景 | 批评、讽刺、分析社会问题等正式或半正式语境中 |
三、使用建议
“变本加厉”虽然表达清晰,但在日常口语中使用较少,更适合书面表达。如果想让语言更自然,可以考虑使用“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糟”等更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同时,在写作中避免过度堆砌成语,适当搭配具体事例,能让内容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汇,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