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蔡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请问宫寒是什么症状,宫寒是什么症状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朋友你好,宫寒宫寒顾名思义是“子宫寒冷”的简称。
2、在中医学的文献记载和正式的教科书及相关的中医妇科专著中并无此词条。
3、但是“宫寒”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热词,也通常会被广泛地运用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多数不孕妇女都从不同的途径对这个词有深切的感受和认识。
4、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这个词汇的含义。
5、“宫”可指西医学的“子宫”,也可指中医学的“胞宫”,后者更多的含义是泛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功能。
6、因此,这里的“宫”理解为“胞宫”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宫寒的含义和所指的疾病。
7、“寒”在中医中首先是一个常见的致病原因,即贪凉涉水、受大自然寒邪侵袭、贪食寒凉食物等都可招致外来之“寒”侵入人体,停滞在人体的经脉、脏腑中,当然也包括胞宫,这种寒多为“实寒”。
8、另一方面,“寒”在中医中还指病理产物之寒积聚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病理产物的寒可由人体脾肾阳虚,无法正常运化水湿而使寒凉之气停滞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寒多为“虚寒”。
9、所以,广义的“宫寒”,即由于外来之寒邪或者是人体脾肾阳虚所生之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10、多发群体月经量少错后、闭经、经期浮肿、经期腹泻、痛经常见发病部位女性内生殖器官常见病因外来之寒邪或者是人体脾肾阳虚所生之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病因该词为中医学约定俗成所独有,故其发病也是传统中医的发病学说可予以解释。
11、一般而言可因早产、流产等原因而使女性先天脾肾阳虚,脾肾阳虚不能很好地运化体内的水湿之气,故而内寒积聚;也可因后天原因如贪凉涉水、长期居处寒凉之处、经期吹空调,贪食寒凉食品或直接在寒冬腊月遭受寒邪侵袭等,外来寒邪凝聚胞宫而发病。
12、因胞宫泛指女性内生殖器,故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妇科疾病发生,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错后、月经量少、闭经、痛经、阴道炎、流产、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不孕等。
13、临床表现因不同发病原因和不同的发病阶段,宫寒可在女性的经、孕、乳、杂病等各方面有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如表现为月经期疾病的有:月经量少错后、闭经、经期浮肿、经期腹泻、痛经;表现为孕期疾病可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宫外孕等;表现为哺乳期疾病可有:恶露淋漓不尽、产后腹痛等;表现在妇科杂病可有: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炎、不孕等等。
14、中医判断寒气的其他全身表现还可有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怕冷、手足发凉、腰酸腰凉、性欲淡漠、大便稀溏,舌质黯淡,苔白,脉沉濡等。
15、检查可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进行检查确定。
16、望:面色晄白或青白,形体略胖、舌质黯淡、舌苔白;闻:白带清稀无味,月经色黯淡无异味;问:月经不调、流产、恶露不绝、不孕、各种妇科疼痛,全身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怕冷、手足发凉、腰酸腰凉、性欲淡漠、大便稀溏等;脉象:脉沉濡。
17、诊断根据望闻问切收集资料可确诊。
18、鉴别诊断需注意将实寒和虚寒进行鉴别。
19、在临床上,虚寒与实寒都属寒证,但由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均有区别,因而在治疗上,特别是在用药上也有区别。
20、虚寒,是指体内阳气不足,寒从内生,即“阳虚则外寒”之意。
21、是由于机体阳气不足,温煦生化能力减弱,机体不得温暖,而出现寒证的症状,属阳虚证的范围。
22、而实寒是指外感阴寒之邪,使体内阴寒过盛,损伤阳气,出现寒的表现。
23、阴寒偏盛,阴盛则寒,即“阴盛则内寒”之意。
24、如果有疼痛症状,则会有得温热后疼痛减轻的共同特点,但也有不同:实寒为剧烈疼痛拒按;虚寒为隐隐作痛喜揉喜按。
25、实寒是寒气侵犯人体之实证,可见到手足冰冷,面色苍白,口淡无味。
26、虚寒则兼有各脏腑功能的衰退虚症,常有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胃口不开,大便溏泄,月经量少等症。
27、治疗实寒的病理机制是寒邪凝滞于胞宫,使气血流通不畅,因此治疗为温化寒湿之气,服用温经汤、桂枝茯苓丸等;虚寒的病理机制是脾肾阳虚,虚寒内生,气血流通不畅,治疗可温补脾肾,服用艾附暖宫丸、金匮肾气丸等。
28、预后宫寒无论是实寒还是虚寒引起妇产科经孕产乳等疾病,如果不积极治疗或者调整改善,对女性的生殖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29、预防1.因宫寒部分原因是贪食寒凉之品所致,也可通过饮食进行调理。
30、一方面,如多食用温经暖宫的食物,如核桃、大枣、花生、洋葱、番茄,每日午餐或晚餐后喝一杯姜茶,能主动化解体内寒气,长期坚持对调理宫寒十分有益;另一方面,性寒食物少吃,如绿豆、苦瓜、凉瓜等。
31、2.注意胞宫保暖,尤其下身要少受凉,注意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
32、尤其注意脚部保暖,春夏之交不要过早暴露双腿、过早穿短裙,穿裙子的话,最好要穿厚羊毛袜打底,以防寒从脚下生。
33、3.月经期间、产后、哺乳期要注意避免过多接触寒凉,如经期女性不要冒雨涉水、坐卧湿盛之处。
34、4.中医有“动则生阳”之说,即运动可以改善体质,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走路时间,能改善循环。
35、平日多用热水烫脚,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使身体处于温暖状态也可改善宫寒状态。
36、所谓宫寒,是指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者。
37、宫寒是中医理论下的病名,不能与西医的具体病名来套,但是西医临床常见的一些妇科急慢性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等)可以用宫寒辨证治疗,在临床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8、宫寒简而言之就是子宫寒冷。
39、常见的症状有手脚冰冷,小便频繁,月经推迟等,还会有痛经症状。
40、宫寒虽然不代表不孕但受孕较难,即使受孕也容易流产。
41、最好及早治疗!宫寒的症状多样,包括月经周期推迟,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热敷后感觉缓解;白带清稀量多等。
42、严重的宫寒可造成不孕。
43、 发胖。
44、宫寒者常常体形偏胖,并伴有气短乏力、失眠多梦、月经过少、不排卵等症状。
45、子宫热量不足,为了维护自身的生理机能,身体会开始囤积脂肪,子宫越冷囤积的脂肪就越多,从而引起发胖。
46、 2、月经异常。
47、经期有时错后,色淡而量少,经前小腹有坠胀感,并出现白带增多、腰酸或痛、两乳胀痛等现象,少数有反胃、作呕反应;行经腹痛,小腹发凉,月经色黑有血块,多伴有痛经。
48、 3、体质虚弱。
49、精神较差,平时腰酸腿软,小便较多,月经量少,性欲减退,舌质淡苔白,脉沉。
50、真阳不足的则腰酸如折,面色黯黄,自觉下腹部不暖,四肢不温,主要脚冷而疲软,口淡而无味,喜食辛燥,小便频或失禁,舌质淡,苔白腻而滑,脉沉弱。
51、如表现为月经期疾病的有:月经量少错后、闭经、经期浮肿、经期腹泻、痛经;表现为孕期疾病可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宫外孕等;表现为哺乳期疾病可有:恶露淋漓不尽、产后腹痛等;表现在妇科杂病可有: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炎、不孕等等。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