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咏物诗,诗中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欣赏。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原文如下: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为:微风轻轻吹拂,春日的光辉洒满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在朦胧的月色下,花影随着月亮移动到了回廊旁。我担心夜晚太深,海棠花会像人一样进入梦乡,于是特意点燃高高的蜡烛,照亮这美丽的花朵,让她在夜晚也能绽放光彩。
在这首诗里,“东风袅袅”描绘了春风轻柔吹拂的画面,“崇光”则指代海棠花那明亮而美丽的光泽。接着,“香雾空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迷离梦幻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层薄纱之中。“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充满想象力,将海棠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和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海棠的喜爱之情。“故烧高烛照红妆”则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守护之心,即使是在黑夜,也要用明亮的烛光照亮它,让这份美丽不被遗忘。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海棠花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也反映了苏轼超然物外、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他并不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感到沮丧,反而能够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乐趣,并用心去感受它们的美好。这种心态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这样才能活得更加充实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