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心经原文

2025-04-27 16:30:50 来源:网易 用户:章宇可 

《心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译自梵文。它虽仅260字,却浓缩了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精髓,被誉为“经中之王”。本文将围绕《心经》的核心内容及意义展开阐述。

《心经》开篇即指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强调修行者通过深入智慧(般若)的实践,能够达到自在的状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全文最著名的句子,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本质——“色”与“空”的统一性。这一观点打破了人们对物质世界固有的执着,引导人们认识到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而生,无常且虚幻。

接下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进一步扩展了这一理念,将五蕴(色、受、想、行、识)纳入讨论范围,说明它们同样具有“空”的特性。这不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更是一种解脱之道:当个体不再执著于自我或外界时,便能摆脱痛苦与烦恼,实现心灵的自由。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则指出了修习般若智慧后的理想状态。当内心清净无染时,便不会被世俗名利所束缚,从而超越恐惧与妄念,最终抵达涅槃彼岸。结尾部分“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再次重申了修行的重要性和目标。

总而言之,《心经》以简洁的语言阐明了佛法的核心要义,即通过洞察事物本质来超越生死轮回,获得永恒的安宁与幸福。它不仅是佛教徒日常修行的重要依据,也对现代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