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其中“书”字的理解尤为重要。
在诗中,“书”并不是指书写或记录的意思,而是表达了一种情感的寄托。“夜书所见”可以理解为“在夜晚写下所见之景”。这里的“书”更像是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反映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全诗如下: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首句“萧萧梧叶送寒声”,通过梧桐树叶在秋风中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进一步点明了季节与环境,同时暗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第三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将视线转移到儿童捉蟋蟀的场景上,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最后一句“夜深篱落一灯明”,则用灯光映衬出孤独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
从整体来看,《夜书所见》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身处异乡的无奈。而“书”字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更是诗人情感宣泄的重要途径。它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
总之,《夜书所见》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借助自然景物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